年末,正是盘点收获的时候。

在上栗县委书记严荣华的案头,一组新鲜出炉的数据让他信心大振:2015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,实现财政总收入20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4.88亿元,分别是2010年的1.77倍、2.22倍、2.47倍……
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挑战的“十二五”期间,上栗县能拿出这样一张成绩单,实属不易。
那么,上栗县是如何挺过经济寒冬,实现逆势上扬的呢?严荣华说,在经济新常态下,坚持安全发展、转型发展、绿色发展,才可以跑出如今的“上栗速度”。
安全发展
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
花炮产业是上栗县域经济的“生命线”,而安全生产又是花炮产业的“命门”。
让科技为花炮产业插上“安全锁”,是上栗县近年来致力而为的头等大事。为了做大做强、做精做安花炮这个支柱产业,该县坚持以“创新驱动”为引领,全力引导花炮产业走集团化、机械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和安全型、环保型的“四化两型”之路。
近年来,该县先后与中南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12所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,并出台一系列举措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研发。2011年以来,先后有全机械化花炮“一体机”、全自动鞭炮注引机、烟花无硫微烟发射药等新机械、新材料、新技术问世,有50余项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获得省级以上权威认证并在全县迅速推广,推动了花炮生产、存储、运输、销售环节的“连锁式革命”。去年,尽管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,但上栗花炮的销售收入突破140亿元,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。
转型发展
新兴产业展露新曙光
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,上栗县的传统产业在夹缝中求生存,转型已然迫在眉睫。
由此,依托产业现有“基因”,以粉末冶金为主的新兴产业开始进入上栗县决策者的视野,为调优产业结构、增强发展后劲带来了浓墨重彩的“伏笔”。
该县坚持以“一园三基地”为平台,抢抓民企入赣和赣台、赣港、赣湘合作等机遇,瞄准粉末冶金、装备制造、光电等新兴产业主动出击,在“小园区”内孵化出先进装备制造与粉末冶金两大产业,推动了优势产业集群发展。截至目前,园区累计入驻企业71家,其中投产企业41家。粉末冶金产业基地入选全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首批20个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,鑫通机械、明兴环保、华鹏科技、冠能光电、富益特电子等一大批领军企业正成长为行业“小巨人”。2015年,上栗县工业园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0亿元,是2010年的5倍。
绿色发展
旅游产业迈入新天地
1月3日,在杨岐山风景区,记者看到,新建的游客中心气势恢宏,游客络绎不绝,显得热闹非凡。
近年来,旅游产业的快速崛起成为上栗县实现赶超跨越的“助推器”和“吸金石”。大手笔规划、高规格建设、精细化管理、多元化营销,使该县旅游产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杨岐山风景名胜区还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将发展现代农业与推动乡村旅游深度融合,是上栗决策者驾驭县域经济的又一套“自选动作”。该县持续发力,推进上万公路沿线农耕文化体验带等多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,重点打造豆田农博园等一批龙头示范农业企业。2015年,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5.7亿元,是2010年的1.47倍,被列为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,入选全省4个“休闲农业示范县”之一,红鱼文化村跻身全省4A级乡村旅游点,全县乡村旅游方兴未艾。
【记者手记】
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;不谋万世者,不足以谋一时。如何在经济下行的情形下保持发展定力,要有大智慧、大视野、大气魄。上栗县客观审视县情,坚持安全发展、转型发展、绿色发展,抢得了发展先机,跑出了“上栗速度”,为县域经济逆势上扬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上栗的经验告诉我们,在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上,不可能一帆风顺、一马平川,只要思想不滑坡、发展不松劲,办法总比困难多,就一定能够扫除发展中的“拦路虎”,打破各种壁垒,一路破冰前行。(刘启红)